癫痫与脏腑的辨证
华佗对脏腑辨证的关系较前人有所发挥,发挥了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的色脉诊以及辨脏腑的虚实寒热的病症。其中,以《中藏经·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》最有代表性。华佗在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的基础上,把脏腑辨证的理论系统化,并大大提高了一步,具体反映在《中藏经》和《内照图》中。首先明确:凡欲知五脏之病,先须识脉,知脉即知病源,知源即不错疗。例如,辨心脏的脉象、症状,其作用号称总指挥,神之所舍又生血,旺于夏,属手少阴经,与小肠互为表里,并以夏脉钩、来盛去衰故日钩。反此者病,来盛去盛,病在外;来衰去盛,病在内,描写心脏正常与不正常的关系,其次分析夏心旺,左寸脉洪浮大而散日平,反此则病而有沉滑,弦而长,缓而大,与肾、肝、脾的关系及心脏自病的症状,心病则胸中痛,四肢满胀,肩背臂膊皆痛;虚则多悸,无眠,胸腹及腰背引痛,喜悲时眩外。心虚嗜惊,心虚寸濡弱,心虚成恐惧。心热狂走,心热寸洪数,心热风狂走。心风嗜忘,心风寸浮数,心风成癫痫。据此,癫痫与心脏的关系紧相连,善于辨别当脏之风、气、冷、热、虚,外加心积,积与气连,沉而空空然,上下往来无常处,气以不去则忧烦,心中痛,嬉笑不休。
除本脏自病外,必明五脏相人,这点对癫痫的辨证太重要了。例如,肝风人心为癫痫;肾风人心为癫痫。辨证时究竟属何脏所致,应彻底弄明白才不至于误会病机。除心脏自身外,各脏人心;心入肺脾肾;肾人心肺脾;肝人心脾;脾入心肺,肺入心肝,此为五脏之相入。然后必须熟记相人后之症状,肝风入心,成瘰疬,项筋急,头痛、舌缩、壮热。有位女患者,癫痫发作时全身抽搐、小便失禁。最大特征是有预兆,开始时说不出话,舌头往里缩,旋即昏不知人事,这显然是肝风入心了,而不是肾风入心或本脏自病。按此治疗,效果极佳。虽明五脏相入,仍然不够,还须明脏腑相入,心病入小肠。除按风、气、冷、热、虚分析外,《中藏经》日:“小肠主于舌之官也,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、善别其味也,虚则左寸脉浮而微弱不禁按,病惊狂无所守,下空空然不能语者。”这与舌咽神经、舌下神经等有关。把脏腑辨证与定位诊断联系起来,其妙无穷。结核性脑膜炎、散发性脑炎后遗症等皆与舌下神经有关联,善医者把各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,对癫痫的治疗极有益处。
同理,依据华佗《中藏经》可以分析肝脏的脉证。肝属厥阴,主春气与少阳为表里,以嫩而软,虚而宽,表现肝主柔和及舒泄之征。再分析弦脉乃肝所特有及弦虚、弦实、弦长之不同,而有不同病变;又根据《灵枢》大小缓急滑涩六脉提出肝的病脉及主症。最后以左关上迟而涩;阴实者,沉而弱为肝中寒、中热、虚冷三个大的症候。以脉之微涩为疚挛的判断。《素问》病机十九条有“诸风掉眩皆属于肝”之理。这成为历代各家治疗癫痫的基本理论和可靠根据。所谓肝风内动也渊源于此。中医所指的“肝”是广义的,包括神经系在内。癫痫的辨证,很注意对肝胆的辨证,胆又与肝互为表里,有很多的癫痫患者睡眠不好,不但要考虑心肾方面的病证,更应该考虑胆方面的病证。胆虚冷无眠,其关上脉阳微者,胆虚也。
以此类推,可以辨别其他脏腑,此处就不再分析了。
脏腑辨证最好借用者就是《中藏经》。《医学启源》五脏六腑,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,亦多采自《中藏经》。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即是如此。把它借用于癫痫的辨证,效果很好,这是实践的体会,也是肺腑之言。除此之外,钱仲阳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这本儿科专著是有关脏腑辨证的好书,很值得一读。特别是其对癫痫的辨证论治有很多可取之处,有论、有法、有方、有案。钱氏立论专以病形为主,以症之现于外者定其为风、为火,别其属于何脏,尔后议用何药,朴实精细,毫无影响之词,所以,为儿科之祖也。
钱仲阳虽有急慢惊之文,而治法则不从惊治,急惊专主风痰,利惊凡除其痰热且禁用巴豆热药。又申言,热极自能生风,不必闻声惊恐,自能发搐。显然这种诊断涉及了抽风的本质。现在仍有人认为癫痫是惊吓引起的,把触发条件认为本质是不妥当的。
钱钟阳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下卷有救逆之方,很有参考价值。急惊多由风痰食积引起,慢惊亦由脾胃损伤,过用大温热之药,以耗津液引起,以致热证烽起,钱氏豆卷散,救败之方;又有虚风方及虚风又方二方,救过服凉药脾虚生风因成慢惊之方。癫痫有的是因治疗不当,逐渐形成神经器质性损伤,懂得救误之法是很有价值的。
钱仲阳以五脏所主,将五脏病逐脏分析症状及辨别虚实热风等,有条不紊,很值得研究癫痫者一读。
肝主风,实则目直、大叫、阿欠、项急;虚则咬牙,多欠。 肝有热,手寻衣领及乱捻物。目直不搐,得心热则搐。
肝有风,目连眨不搐,得心热则搐。急惊热甚风生,风属肝。 心主惊,实则叫哭,发热饮水而摇。虚则卧而悸动不安。
心有热,视其睡,Fl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蹿咬牙,皆心热也。 脾主困,实则困睡,身热饮水;虚则吐泻生风。
此三脏之症状,在临床极易见到,中毒型菌痢引起的抽搐,急性期的抽搐也好,后遗症引起的抽搐也好,皆按脾胃治之。笔者在四川开江讲学时,有一患者患癫痫数年,有一特殊症状,即手寻衣领及乱捻物,按肝有热治之,很快控制了癫痫的发作,钱仲阳之语不虚。钱氏之方,重在善用。
又如某患者1971年始发癫痫,致病原因不明,有肾炎史,也有过高热史,但都没有导致癫痫发作。头颅CT扫描正常,脑电图检查中度异常。
主要症状:睡不好、梦多、疲劳、乏力、面自,常感觉右侧头中动,有时头右侧亦痛。癫痫每月发作二三次,患后有汗,严重时小便失禁,昏睡半日即过。
脉象:左手三部皆沉,右手尺大于寸关且浮。 舌苔:薄白略干,舌尖淡红。
治则:坚持养阴熄风,恒用钱氏六味地黄丸作汤加减使用。由于左手三部脉沉力不及右,加之舌尖淡红,交替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生脉饮加味治疗后,癫痫1年没有发作,梦少而能熟睡了,能坚持工作。
钱仲阳认为,心主惊,虚则卧而悸动不安。考之动物,马无胆,马善惊,从胆治。患癫痫目张不得明、人不知何故?目系内连肝胆,因恐而发者则气结胆,冲不下,用温胆汤加味治疗,目则瞑矣。这里避开了钱氏只从心治,治惊多主痰热之法,笔者结合实践创造了新方法。但又不能不再三重申,因惊致痫者甚少,因病致痫者甚多。在临床中,不少患者叙述因惊恐得癫痫,医者必须仔细辨别,以免误人。因惊得病,必大声惊吓或异形猝见,患者必惊惧异常,即所谓“大惊卒恐气血分张”,对此种证候乃可以惊治之。精神高度紧张,气血冲于上,使神经受损。笔者在所医治的众多患者中只见3例,现举其一。某医院护士,16岁时某夜晚推死尸入太平间,途中推车翻倒,死者之子大声疾呼:“我父活了。”刚巧该护士的脸_正碰到死者脸上,卒恐异常,当晚即发癫痫,但以往从无此病史,故可按惊治之。但切不可把个别例子当作普遍规律,这是心灵深处的话,言之再三。
把癫痫病症之一的易惊与因惊发病、因惊致病区别开。要辩别是外物惊,还是内动惊,其治有东垣安神丸、钱氏安神丸之别,辨证必须细致,治疗才准确有效。
肺主喘,实则闷乱喘促,好饮水,亦有不饮水者。虚则硬气长出气、实则泻白散,葶苈丸主之。虚则阿胶散、生脉散合甘桔汤主之。
特别要注意兼证。兼见心证,发热、饮水、喘咳、闷乱,此心火胜也,宜凉膈散加知母石膏主之。兼见肝证,钱仲阳所谓三泻肝而肝病不退,三补肺而肺证尤虚之语,这点在高热惊厥中再论。
肾主虚无实,地黄丸主之。在上面的病例中已经讨论过了。要懂得六味地黄丸之用,必须参阅薛立斋、张景岳、赵养葵等的著作,才能深入领会,否则无的放矢,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。
钱仲阳杂病症四十五条,皆儿科之秘诀,可与《素问》病机十九条同样看待。仅举其一,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;吐泻昏睡不露晴者胃实热。由露晴与不露睛判断虚实,简单明了,一望便知,不致犯虚虚实实之弊。